时间: 2025-04-29 05:2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28:21
异:不同的,有区别的。 爨:古代指烧火做饭。
异爨:指分家各自做饭,比喻家庭成员分居或分立门户。
在文学作品中,“异爨”常用来描述家族分裂或家庭成员之间的疏远。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家庭结构或社会关系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家庭研究中,这个词可能用于分析家庭动态和结构变化。
同义词:分家、分居、分立门户 反义词:合爨、同居、共同生活
“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烧火做饭。随着时间的推移,“异爨”逐渐被用来描述家庭成员分居的情况。在古代,家庭成员通常共同生活,因此“异爨”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暗示家庭关系的破裂或疏远。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单位,强调家族的团结和和谐。因此,“异爨”在文化上常被视为家庭不和或分裂的象征。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异爨”可能不再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而是家庭成员选择独立生活的一种方式。
“异爨”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分裂、孤独和疏远。它可能引发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深层次思考,以及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个大家庭因为财产纠纷而异爨,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异爨”:
在岁月的长河中,
家族的炉火分成了几缕轻烟,
异爨的影子,
在每个孤独的夜晚,
编织着亲情的遥远。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家族宅院,曾经热闹的厨房如今空无一人,炉火已熄,只剩下冷清的灰烬。这样的场景可能伴随着悲伤的音乐,唤起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eparate households”或“living apar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都指家庭成员分居的情况。
“异爨”这个词深刻地反映了家庭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家庭、亲情和个人独立的复杂情感和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增强对文化和社会现象的洞察力。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爨】
烧火做饭。
【引证】
《广雅》-爨,炊也。 、 《说文系传》-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 、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组词】
爨人、 爨室、 爨妇
烧;烧煮。
【引证】
《水经注》-常若微雷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