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1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14:45
“未定之天”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尚未确定的天空,比喻事情的结果或未来尚未确定,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
在文学作品中,“未定之天”常用来形容人物命运或故事走向的不确定性,增添悬念和戏剧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组来表达对未来某件事情结果的不确定感。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它可能指天气预报中的不确定性。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表达的不确定性程度和语境的适用性。反义词则强调了事情的确定性和不可更改性。
“未定之天”这个词汇源于汉语,历史悠久,但其具体起源难以考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中国文化中,“天”常常与命运、天意相联系,因此“未定之天”也常被用来表达对命运或未来的一种无奈和期待。
这个词组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忧虑和期待并存,因为它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可能带来机遇也可能带来挑战。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感到未来如同未定之天,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闪烁,未定之天,梦想翱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夜空,星星点点,象征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远处传来的微弱声音,增添神秘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certain future”或“up in the air”,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不确定性概念。
“未定之天”这个词汇在表达未来不确定性时非常有力,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也在个人思考和创作中发挥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都有重要意义。
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天,自己先留个地步。
事情还在~,你们忙些啥?
1.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