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3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36:08
词汇“未平”在汉语中通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由两个汉字组成:“未”和“平”。根据字面意思,“未”表示“尚未”或“未曾”,而“平”通常指“平静”、“平和”或“平息”。因此,“未平”可以理解为“尚未平息”或“未曾平静”。
“未平”的基本含义是指某种状态或情况尚未达到平静或平息的状态。这可以用来描述情绪、**、争议等。
“未平”作为一个组合词,其词源较为直接,主要是由“未”和“平”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也常见,如《左传》中有“兵未息”等表达。
在**文化中,“未平”常常与动荡、不安定的情况相关联,反映了人们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
“未平”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一种不安或焦虑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着某种未解决的问题或持续的不稳定状态。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用“未平”来形容一些持续的问题或未解决的矛盾,如家庭纠纷、工作压力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未平”来表达内心的动荡:
心海波澜未平息,
夜深人静思绪飞。
“未平”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波涛汹涌的海面或持续不断的雨声,这些都是视觉和听觉上不平静的象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settled”或“unresolved”,它们在意义上与“未平”相似,都指代未解决或不稳定的状态。
“未平”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在描述某些持续的不稳定或未解决状态时非常有用。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1.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2.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