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5:5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5:59:55
地籍:地籍是指国家对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用途、质量等级、权利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的制度。它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也是土地法律关系的重要依据。
地籍一词源于拉丁语“caput”(头)和“ager”(土地),最初指的是土地的头部记录,即土地的基本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籍的含义逐渐扩展,包括了土地的详细登记和管理。
在许多文化中,土地被视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来源。地籍制度确保了土地使用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地籍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秩序和法律的严谨性。它代表了土地管理的正式和权威,可能引发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深思。
在房地产交易中,地籍记录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一次由于地籍信息错误导致的交易纠纷,让我深刻理解了地籍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地籍可以象征历史的沉淀和土地的记忆:
地籍如书,页页记载着岁月的痕迹, 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的故事和灵魂。
地籍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的档案柜、详细的图表和严肃的办公室环境。听觉上,可能是翻阅纸张的声音或电脑键盘的敲击声。
在不同文化中,地籍的概念和实施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国家,地籍系统非常完善,而在其他国家,可能存在地籍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的问题。
地籍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它确保了土地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地籍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土地法律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籍不仅是专业领域的术语,也是我们理解和参与土地管理的基础。
1.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2.
【籍】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