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4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48:05
成佛作祖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成为佛或祖师”,通常用来比喻人达到极高的成就或地位,尤其是在精神、道德或学术上。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修行或努力达到非凡的境界。
在文学作品中,成佛作祖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达到精神上的升华或学术上的卓越。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赞扬某人在某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专业领域,如**或哲学讨论中,它可能指代具体的修行目标或精神追求。
成佛作祖 源自**文化,其中“成佛”指达到佛的境界,“作祖”则指成为某一学派或流派的创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扩展到泛指任何领域的高成就。
在传统文化中,成佛作祖** 与儒家、道家和佛家的修行理念紧密相关,强调个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精神和道德高度。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用来鼓励人们在各自领域追求卓越。
这个成语给人以崇高、庄严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不懈追求和最终的成功。它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
在个人经历中,成佛作祖 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在某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人,如某位老师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或某位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的非凡成就。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他在知识的海洋中成佛作祖,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无数求知的心灵。”
结合音乐和寺庙的图片,成佛作祖** 可以唤起一种宁静、庄严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让人联想到修行和精神升华的场景。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ach the pinnacle of one's field”或“become a master in one's craf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达到领域顶峰的含义。
成佛作祖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的成语,它不仅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使用场景,也反映了人们对卓越和精神升华的普遍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表达的丰富性。
成佛作祖待作甚么?陈妙常也曾还俗过。
强而后能者,毕竟是半路出家,止可冒斋饭吃,不能~也。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佛】
违背。 同: 拂
【引证】
《集韵》-佛,戾也。或作拂。
——见“仿佛”(fǎngfú)。
3.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4.
【祖】
(形声。从示,且(jǔ)。从“示”与祭祀、宗庙有关。本义:祖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始兼二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祖,始庙也。 、 《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 、 《书·舜典》孔传:“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受终于文祖。 、 《荀子·成相》-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
【组词】
祖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