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0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01:45
深秋:指秋季的后期,接近冬季的时期。字面意思是指秋天深入到较晚的阶段,天气逐渐变冷,树叶大多变色并开始凋落。
“深秋”一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构成简单明了,由“深”和“秋”两个字组成,反映了季节的深入。在古代文学中已有广泛应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中就有“深秋帘幕千家雨”的描述。
在**文化中,深秋常与丰收、感恩和思乡等情感联系在一起。中秋节后的深秋,是家人团聚、赏月、品尝秋果的时节。
深秋给人以成熟、稳重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点哀愁和离别的情绪。它让人联想到金黄的落叶、凉爽的空气和渐渐变短的白天。
个人经历中,深秋可能是回忆童年时学校操场上落叶的沙沙声,或是与家人一起采摘果实的温馨时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深秋的画卷,由金黄的落叶和淡淡的月光绘成,每一笔都是岁月的沉淀。”
深秋可以通过金黄色的落叶、凉爽的微风和偶尔的鸟鸣来视觉和听觉上呈现。
在英语中,“深秋”可以对应为“late autumn”或“deep autum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季节感和氛围相似。
深秋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季节阶段,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深】
(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引证】
《说文》-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2.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秋,禾谷熟也。 、 《尔雅》-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 、 《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秋者,少阴之选也。 、 《月令章句》-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 、 宋·范成大《颜桥道中》-处处田畴尽有秋。 、 赵树理《福贵》-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
【组词】
麦秋、 秋麦、 秋禾、 秋成、 秋苗、 秋实、 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