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4:13
词汇“吐肝露胆”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用以形容人非常坦诚,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吐肝露胆”字面意思是指吐出肝脏,露出胆囊,比喻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和感受,形容人非常坦诚和直率。
“吐肝露胆”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原文是“吐胆于地”,后来演变为“吐肝露胆”,用以形容人的坦诚和直率。
在**传统文化中,坦诚和直率被视为美德,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职场和人际交往中,这种坦诚的沟通方式仍然被推崇。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温暖和信任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真诚的友谊和亲密的关系。在表达时,它能够传递出一种深厚的情感和信任。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建设活动中使用这个成语来鼓励团队成员开放心扉,真诚交流,结果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都有了显著提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吐肝露胆,星辰见证真情。”
想象一个人在月光下,真诚地向朋友倾诉心事,周围是宁静的夜晚和闪烁的星辰,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re one's soul”或“speak one's min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坦诚和直率的意思。
“吐肝露胆”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沟通的深度和效果。
我既真切向道,彼决无有厌恶之理……决无不吐肝露胆与我共证明之意。
1. 【吐】
2.
【肝】
(形声。从肉,干声。本义:肝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肝,木藏也。 、 《释名·释形体》-肝,榦也。于五行属木,故其体状有枝干。 、 《仪礼·士昏礼》-赞以肝从。 、 《礼记·月令》-祭先肝。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肝肺、 肝鬲、 肝脑、 肝木
3. 【露】
4.
【胆】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引证】
《说文》。俗字作“胆”。-膽,连肝之府也。 、 《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 、 李白《行路难》-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组词】
胆结石、 胆裂、 胆裂魂飞、 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