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2:34
“吐胆倾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吐出胆汁一样毫无保留地倾诉心声。这个成语形容人说话非常坦率、真诚,毫无隐瞒,完全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在文学作品中,“吐胆倾心”常用来形容人物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真诚交流,如在描述朋友、恋人或亲人之间的对话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说话非常直接和坦白。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咨询或法律咨询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咨询师或律师与客户之间的完全信任和开放的沟通。
同义词: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直言不讳 反义词:含糊其辞、拐弯抹角、言不由衷
“吐胆倾心”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真诚和坦率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真诚交流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真诚和坦率被视为重要的社交品质。因此,“吐胆倾心”这个成语在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和开放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信任。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毫无保留地分享内心世界的人,这种交流方式能够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联系。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与一位老朋友重逢,我们能够吐胆倾心地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种交流让我感到非常珍贵和满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月光下,我们吐胆倾心,每一句话都是心灵的诗篇。”
视觉上,我联想到两个人在安静的环境中面对面坐着,眼神坚定而温暖。听觉上,我联想到柔和的背景音乐和轻柔的对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peak one's heart out”或“pour out one's heart”,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坦率和真诚的交流意义。
“吐胆倾心”这个成语在我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更加重视真诚和坦率的交流方式。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信任。
幽幽千端郎不听,倾心吐胆犹不止。
街坊也却不道您~说真实。(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
1. 【吐】
2.
【胆】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引证】
《说文》。俗字作“胆”。-膽,连肝之府也。 、 《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 、 李白《行路难》-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组词】
胆结石、 胆裂、 胆裂魂飞、 胆液
3.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