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7:0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7:05:42
词汇“兼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兼日”字面意思是指同时占用或利用两个或多个日子。在古代汉语中,它可能指的是在同一天内进行两件或多件事情,或者在连续的几天内同时进行不同的活动。
由于“兼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出现在描述时间安排或活动安排的语境中。
由于“兼日”的使用场景有限,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同义词:同时、并行、连日 反义词:隔日、分开、间断
“兼”字在古代汉语中意味着同时进行或拥有多于一个的事物,“日”则指日子。这个词汇可能在古代文献中出现,用于描述时间上的重叠或连续性。
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便,人们可能需要在同一天内处理多项事务,因此“兼日”可能在描述这种生活方式时被使用。
由于“兼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更多地被用作描述性的词汇,用于说明时间的紧凑或活动的密集。
在现代生活中,“兼日”这个词汇可能不太适用,因为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具体的词汇来描述时间管理和活动安排。
在创作中,可以将“兼日”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如何在同一天内处理多项任务,以此来展示其能力或生活的忙碌。
由于“兼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在创作中,可以通过描述紧凑的时间表或忙碌的场景来体现“兼日”的概念。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兼日”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时间上的重叠或活动的密集。
“兼日”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增加我们对汉语词汇多样性的认识。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