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0:47
“夷道”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平坦、易于行走的道路,或者比喻为顺利、容易的途径。字面意思是指没有障碍、平坦易行的道路。
在文学作品中,“夷道”常用来形容道路的平坦,如“山间夷道,行人络绎不绝”。在口语中,可能会用“夷道”来形容事情进展顺利,如“这次项目进展得像夷道一样顺畅”。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交通工程中,“夷道”可能特指经过人工修整,便于通行的道路。
同义词“坦途”和“平路”都强调道路的平坦和易于行走,而“顺道”则更多用于比喻事情进展顺利。反义词则强调道路的艰难或事情的困难。
“夷道”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对道路的描述。在古代文献中,“夷”有时指平坦,如《诗经》中的“夷于左股”(意为平坦在左腿)。随着时间的推移,“夷道”逐渐固定为描述平坦道路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夷道”常与“险道”相对,象征着顺利与困难。在社会背景中,“夷道”也常用来比喻人生的顺境,如“人生夷道,需珍惜”。
“夷道”给人以平稳、顺畅的感觉,联想到旅途的愉快和事情的顺利进行。在情感上,它带来的是安心和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夷道”来形容一次顺利的旅行或项目的成功推进,如“这次出差一路夷道,非常顺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间夷道,月色如银,行人步履轻盈,心随星辰远行。”
视觉上,“夷道”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听觉上,可能是行走在夷道上时,鞋子与路面摩擦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mooth path”或“easy road”,都强调道路的平坦和易于行走。
“夷道”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道路,也常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顺利和顺畅。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描述情况。通过深入学“夷道”,我更加意识到词汇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1.
【夷】
(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同本义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引证】
《说文》-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 、 《後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 、 《书饶典》。马注:“萊夷也。”-宅喁夷。 、 《周礼职方式》-四夷八蠻。
【组词】
夷歌、 夷蠻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