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4:16
“别具心肠”这个词汇在中文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心思巧妙、有独特的想法或计划。字面意思是指某人的内心与众不同,具有特别的、不寻常的思考方式或动机。
在文学作品中,“别具心肠”常用来描述那些智慧过人、计谋多端的角色,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某人可能心机深重,不轻易表露真实意图。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商业策略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那些具有创新思维和策略的人。
“别具心肠”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普通,由“别具”和“心肠”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心肠”常用来指代人的内心或情感,而“别具”则意味着与众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用来形容那些心思独特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智慧和策略被高度赞扬,因此“别具心肠”这个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可能更加多样化,既可以用来赞扬创新思维,也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暗示某人可能过于狡猾或不可信。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一方面它让我想到那些聪明、有创意的人,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让我联想到那些心机深重、不易信任的人。在表达中,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那些心思独特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同事,他的工作方法总是别具心肠,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词汇的正面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心思如深海,别具心肠,
在波涛中编织着未来的网。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那些复杂的迷宫图,象征着那些别具心肠的人的思维方式。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那些充满悬疑和智慧的音乐作品,如电影配乐中的悬疑片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cheming”或“cunning”,这些词汇在一定程度上与“别具心肠”有相似的含义,但也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
通过对“别具心肠”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含义。这个词汇在描述那些心思独特的人时非常有用,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可能带有的负面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全国抗日高潮必然要走向抗战。……唯独蒋介石先生别具心肠,硬要在日寇进攻绥东之际,拒绝东北军请缨抗日,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继续进行内战。
1. 【别】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
3.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4. 【肠】 (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