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5:59
丘疹(Papule)是一个医学术语,指的是皮肤表面的小隆起,通常是由于皮肤炎症或感染引起的。丘疹的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可以是红色、紫色、肤色或白色,有时伴有瘙痒或疼痛。
丘疹一词源自拉丁语“papula”,意为“小肿块”。在医学术语中,它一直用来描述皮肤上的小隆起,随着医学的发展,其定义和使用范围基本保持不变。
在某些文化中,丘疹可能被视为不洁或疾病的象征,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中,丘疹常常与青春期和美容问题相关联。
丘疹可能引起人们的负面情感,如尴尬、不适或焦虑,尤其是在社交场合或自我形象管理中。
个人经历中,丘疹可能与青春期的记忆相关,或是作为皮肤问题的关注点。
在诗歌中,丘疹可以被比喻为生活中的小障碍或不完美,如:
生活如肌肤,丘疹点缀其间, 虽小却显眼,提醒我们不完美。
视觉上,丘疹可能让人联想到红色的小点或隆起的皮肤;听觉上,可能与描述皮肤问题的医疗节目或讨论青春痘的对话相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papule”,法语中的“papule”,德语中的“Papel”,都指代类似的皮肤症状,尽管发音和拼写有所不同,但含义相同。
丘疹作为一个医学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直接使用,但它在描述皮肤问题时非常重要。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皮肤病学和相关的健康问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专业术语对于准确沟通和理解专业内容至关重要。
1.
【丘】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 、 《广雅·释丘》-小陵曰丘。 、 《诗·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麦。 、 、 《书·禹贡》-是降丘宅土。 、 《周礼·大司徒》-北陵坟衍。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性本爱丘山。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苫蔽成丘。
【组词】
荒丘、 丘林、 丘岳
2.
【疹】
病。
【引证】
《洛阳伽蓝记》-遂动旧疹,缠绵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