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2:32
“八关”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八关”一词源于古代对军事防御工事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层面,用来形容任何需要克服的多重障碍。
在文化中,“八关”常与历史上的边防故事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古代人民的防御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提到“八关”,我联想到的是古代战士的英勇和智慧,以及他们在保卫家园时所展现的坚定和勇敢。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八关”来形容自己在学*新技能时遇到的多个难题,鼓励自己像古代战士一样勇敢面对并克服它们。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八关”:
岁月如歌,八关如梦,
战士的脚步,踏过历史的尘封。
每一关,都是心灵的试炼,
每一战,都是信念的证明。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古老的关隘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筝的悠扬,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深远和战士的坚韧。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八门”或“八障”,虽然具体指代不同,但都体现了多重障碍或关卡的概念。
“八关”这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厚重,也具有很强的比喻意义,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1.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2.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