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0:08
宵遁:字面意思是夜晚逃走或悄悄离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在夜间秘密或悄无声息地离开某个地方的行为。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宵遁”常用来描绘角色在危机或困境中选择在夜晚逃离的情景,增添一种神秘或紧张的氛围。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提及,通常是指某人在夜晚偷偷离开,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或秘密的含义。
专业领域:在军事或安全领域,“宵遁”可能指敌人在夜间撤退或逃离,是一种战术行为。
同义词:夜遁、潜逃、夜奔
反义词:留守、坚守
“宵遁”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宵”指夜晚,“遁”指逃避或离开。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描述在夜晚逃离的行为,如战争中的撤退或个人的秘密离开。
在**传统文化中,夜晚常被视为神秘和隐秘的时间,因此“宵遁”这个词汇也带有一种神秘和隐秘的色彩。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与逃避责任或困境的行为相关联。
情感反应:使用“宵遁”这个词汇时,可能会引起一种紧张、神秘或不安的情感反应。
联想:联想到夜晚的黑暗、秘密行动和逃避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一个故事,讲述一个人在夜晚悄悄离开一个小镇,以逃避某种困境,这个故事让我深刻理解了“宵遁”的含义和情感色彩。
诗歌:
夜幕低垂,星光稀疏,
他宵遁于无声的夜色中。
逃离的脚步,轻如风,
在黑暗中寻找新的黎明。
视觉联想:联想到夜晚的街道、模糊的人影和远去的背影。
听觉联想:联想到夜晚的寂静、轻微的脚步声和远处狗吠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neak away at night”或“slip away under the cover of darkness”,这些表达也强调了在夜晚的秘密行动。
“宵遁”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独特的情感和语境色彩,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还带有一种神秘和紧张的氛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特定的情感和场景。
1.
【宵】
(形声。从宀(mián),肖声。从“门”表夜间昏暗。本义:夜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宵,夜也。 、 《书·尧典》-宵中星。 、 《周礼·司寤氏》-禁宵行者。 、 《淮南子·精神》。注:“长夜之中也。”-甘暝太宵之长。 、 《尔雅·释鸟》。樊注:“夜为农驱兽者也。”-宵扈宵。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宵。 、 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组词】
宵烟、 宵宿、 宵夕、 宵中、 宵分、 宵行、 宵征、 宵朗
2.
【遁】
(形声。从辵(chuò),盾声。本义:逃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遁,迁也。 、 《广雅·释诂三》-遁,避也。 、 《后汉书·杜林传》注-遁,犹回避也。 、 《国语·周语》-阳遁而不能蒸。 、 《汉书·隽疏干薛平传赞》-平当逡遁有耻。
【组词】
遁隐、 遁天、 遁命、 遁俗、 遁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