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8:55
点睛之笔 的字面意思是指在画龙时,最后点上眼睛的那一笔,使得龙栩栩如生。基本含义是指在整体作品中起到关键作用、使作品更加完美的一笔或一句话,常用来形容文章、演讲、艺术作品等中的精彩之处。
点睛之笔 源自**古代的一个典故,据说东晋画家顾恺之在画龙时不点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点睛便飞去。”后来,点睛之笔逐渐演变成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作品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部分。
在**文化中,点睛之笔象征着智慧和创造力,是艺术家或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灵光一闪。它强调了在整体中找到关键点的重要性,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日常生活中。
点睛之笔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惊喜和赞叹,因为它揭示了作品的深层意义或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趣味。它让人联想到灵感的闪现和创造力的爆发。
在写作时,我常常努力寻找那个点睛之笔,希望能在文章中加入一些独特的见解或深刻的思考,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初露,万物苏醒, 点睛之笔,绘出希望的轮廓。 风轻云淡,心随梦飞, 一笔一划,勾勒未来的模样。
点睛之笔 可以联想到一幅画作中最后一笔的完成,画面因此变得生动。在听觉上,它可以联想到一首歌曲中高潮部分的旋律,让人心潮澎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he cherry on top" 或 "the icing on the cake",都用来形容在已经很好的事物上再增添一些特别的东西,使其更加完美。
点睛之笔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创造性潜力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起到关键作用,还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传达思想和情感,使我的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影响力。
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1. 【点】 收拾;贿赂。
2.
【睛】
(形声。从目,青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淮南子·主术》-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
【组词】
定睛一看;画龙点睛;火眼金睛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