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0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04:22
政客:指从事政治活动,尤其是通过选举或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人。这个词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暗示这些人可能更关注个人利益而非公众利益,或者在政治行为中表现出虚伪和权谋。
“政客”一词源自对政治活动者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一些政治人物的不良行为,这个词逐渐带有了贬义色彩。
在许多社会中,政客的形象常常与腐败、权力斗争和不诚实联系在一起。这种负面形象可能源于历史上的一些政治丑闻或个别政客的不当行为。
提到政客,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权力、欺骗、利益交换等负面情感。这种联想可能影响人们对政治体系的信任度和参与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通过新闻、社交媒体等渠道接触到关于政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影响我们对政治的看法和参与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将政客描绘成操纵人心的艺术家,或者在故事中,政客可以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角色,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影响着故事的走向。
提到政客,可能会联想到严肃的议会辩论、政治**的热烈氛围,或者是政客在电视上的形象。
在不同文化中,对政客的看法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文化中,政客可能被视为英雄或领导者,而在其他文化中,他们可能被视为权力的象征和腐败的源头。
政客这个词在语言中承载了丰富的含义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是描述政治活动者的词汇,也是反映社会对政治体系看法的镜子。了解和分析这个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现象和社会动态。
1.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2.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