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1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12:59
词汇“政学”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政”和“学”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政学”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政学”字面意思是指关于政治的学问或学术研究。它涵盖了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规律以及政治实践的学科。
“政学”一词在**古代已有使用,如《汉书·艺文志》中提到“政学”一词,指的是关于政治的学问。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学”逐渐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学。
在**,“政学”与儒家思想中的“治国平天下”理念相联系,强调政治的道德性和治理的有效性。在现代社会,“政学”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培养政治人才和研究政治现象。
“政学”可能让人联想到政治的复杂性、权力的运作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公正、民主和法治的追求,也可能引发对政治腐败和不公的批判。
在个人生活中,了解“政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参与公共事务,甚至在职业生涯中发挥作用,如从事政府工作、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的工作。
在诗歌中,可以将“政学”融入对社会现象的隐喻描述:
在政学的迷宫里,
权力的影子交织成网,
智者寻求真理的光芒,
穿越政治的暗流与漩涡。
1.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