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3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37:57
慈睦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慈”和“睦”。其中,“慈”指的是仁慈、和善、富有爱心的态度;“睦”则表示和睦、友好、和谐的关系。结合起来,“慈睦”描述的是一种既仁慈又和谐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慈睦”常用来形容家庭成员之间的温馨和谐,如“慈睦的家庭氛围”。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慈睦”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如“他待人慈睦,深受大家喜爱”。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慈睦”可能被用来分析社区或群体中的和谐程度。
同义词:和善、仁爱、和谐、友好 反义词:刻*、敌对、冲突、不和
同义词中,“和善”强调温和善良,“仁爱”强调深厚的爱心,“和谐”强调关系的平衡,“友好”强调亲近的态度。反义词中,“刻*”指待人冷酷无情,“敌对”指对立状态,“冲突”指矛盾和争执,“不和”指关系不融洽。
“慈”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母亲对孩子的爱,后泛指仁慈、爱心。“睦”字则来源于古代的“目”字,表示目光相接,引申为和睦、友好。两个字结合成“慈睦”,强调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爱心。
在**传统文化中,“慈睦”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价值观。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和谐”,这与“慈睦”的含义相契合。在现代社会,“慈睦”也被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慈睦”这个词给人以温暖、和谐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友好的邻里和和谐的社会。它激发人们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慈睦的社区居住,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慈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慈睦”:
在慈睦的阳光下,
我们手牵手,心连心,
共同编织着和谐的梦,
在爱的海洋中徜徉。
视觉上,“慈睦”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和谐的色彩和温馨的场景。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柔和的音乐、亲切的对话和和谐的笑声。
在英语中,“慈睦”可以对应为“kindly and harmonious”,强调了友好和和谐的特质。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也强调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爱心。
通过对“慈睦”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和谐关系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慈睦”是一个富有情感和内涵的词汇,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运用。
1.
【慈】
(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慈,爱也。 、 《庄子·盗跖》-尧不慈舜不孝。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周礼·大司徒》。注:“爱幼少也。”-一曰慈幼。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服注:“上爱下曰慈。”-慈和遍服曰顺。 、 《礼记·内则》。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其次为慈母。 、 《管子·形势解》-慈者,父母之高行也。 、 《贾子道术》-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 、 《颜氏家训》-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组词】
慈幼、 慈亲、 慈泪
2.
【睦】
(形声。从目,坴(lù)声。本义:和好,亲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睦,目顺也。 、 《礼记·礼运》。注:“皆训亲。”-讲信修睦。 、 《礼记·坊记》-睦于父母之堂。 、 《孟子》-则百姓亲睦。 、 《书·尧典》-九族既睦。
【组词】
睦友、 睦睦、 睦亲、 睦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