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3:32
峻朗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峻”和“朗”。
结合起来,“峻朗”可以形容山势高峻而明朗,或者形容人的气质高雅、明朗。
同义词:
反义词:
“峻朗”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峻”和“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词汇,用来形容特定的自然景观或人的气质。
在**文化中,山川的峻朗常常被赋予崇高的象征意义,如《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了对高峻山川的敬畏之情。
“峻朗”给人一种高远、清晰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壮丽的自然景观,或者高尚的人格特质。
在旅行中,我曾见过一座峻朗的山峰,它的轮廓清晰,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美感。
诗歌: 峻朗的山峰, 在晨曦中苏醒, 阳光洒满峰顶, 照亮了我的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jestic”(宏伟的)和“clear”(清晰的),但没有一个直接对应的复合词。
“峻朗”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它不仅形容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含了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美感。
1.
【峻】
(形声。从山,雋(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同本义。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 、 《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 、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
【组词】
峻危、 峻朵、 峻岭、 峻绝
2.
【朗】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朗,明也。 、 《诗·大雅·既醉》-高朗令终。 、 《国语·楚语下》-其圣能光远宣朗。 、 《淮南子·原道》-新而不朗。 、 嵇康《琴赋》-朗月垂光。 、 陶潜《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组词】
朗白、 朗朗、 朗鉴、 朗亮、 朗明、 朗净、 朗烈、 朗朗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