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1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3:44
摹拟(mó n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模仿或模拟。它指的是通过复制或仿造来再现某物的外观、行为或特性。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摹拟可以指任何形式的仿真或复制,不仅限于视觉上的模仿,还包括声音、动作、情感等方面的模拟。
摹拟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形和意义在历史演变中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摹拟常用于描述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的模仿。随着科技的发展,摹拟的概念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包括计算机模拟和虚拟现实等。
在*文化中,摹拟常常与学和传承传统技艺相关联。例如,书法和绘画的学*往往从摹拟名家作品开始。在现代社会,摹拟技术在教育、娱乐和工业设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摹拟一词给人以学*和探索的联想,它暗示着通过模仿来掌握技能或理解事物。在情感上,摹拟可能带来一种亲切感和熟悉感,因为它常常与童年时期的模仿游戏相关联。
在个人经历中,摹拟可以是一种学工具。例如,在学外语时,通过摹拟母语者的发音和语调可以提高语言的流利度。
在诗歌中,摹拟可以用来创造生动的意象:
春风摹拟着柳枝的舞姿, 轻轻拂过,带来一片生机。
摹拟一词可以联想到各种模仿表演,如喜剧演员模仿名人,或者动画中的角色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这些表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摹拟,为观众带来欢乐和启发。
在英语中,与摹拟对应的词汇包括“mimic”和“simulate”。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相似,都强调了模仿和仿真的概念。
摹拟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摹拟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模仿和仿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艺术、科技还是日常生活中,摹拟都是一种强大的学*和表达工具。
1.
【摹】
(形声。从手,莫声。本义:临摹,照着样子描画、写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摹与模义略同。”-摹,规也。 、 《汉书·高帝纪下》。邓展曰:“若画工规摹物之摹。”-规摹宏远矣。 、 《太玄法》-摹法以中克。 、 《汉书·扬雄传》-三摹九据。 、 韩愈《画记》-余之手摹也。 、 韩愈《毛颖传》-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 、 《琅琊代醉编》-六朝人尚字学,摹临特盛。
【组词】
摹帖、 摹版、 摹印、 摹肖、 摹勒
2.
【拟】
(形声。从手,以声。本义:揣度,猜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拟,度也。 、 《周礼·射人》注-行止而拟度焉。 、 《易·系辞上》-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 、 《儒林外史》-先生说的可单是拟题?
【组词】
悬拟、 拟足、 拟度、 拟迹、 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