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2:16
词汇“出途”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出”通常表示离开、出现或超出,而“途”则指道路或途径。将两者结合,“出途”可能被理解为离开某条道路或途径,或者指找到新的道路或途径。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解释。
由于“出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意境或寓意而创造的。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出途”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可能不常见或不自然:
由于“出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出”和“途”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下的表达。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出途”可能被用来形容个人或组织在面对困难时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或策略。
对于这个词,可能会有一种积极寻求改变和创新的情感联想,因为它暗示了离开旧有路径,探索新可能的决心和勇气。
由于“出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出途”用作象征,代表主人公在人生旅途中寻找新的方向和意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决定离开熟悉的道路,走向未知的方向。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一段旋律,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探索。
由于“出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出途”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使用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由于其不常见,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谨慎使用,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