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2:58
春游:字面意思是指在春天进行的户外游玩活动。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在春季选择一个适宜的天气,到公园、郊外或其他自然环境中进行休闲娱乐,享受春天的美景和新鲜空气。
春游一词源于汉语,由“春”和“游”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游》诗。随着时间的推移,春游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具体表现形式和意义有所差异。
在*文化中,春游与清明节的传统俗有关,人们在这一天会扫墓、踏青。春游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许多学校会组织学生进行春游,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春游往往让人联想到温暖、生机和活力。它带给人们愉悦和放松的情感体验,是人们逃离日常压力,享受自然之美的一种方式。
个人经历中,春游可能是一次与家人或朋友的愉快出行,也可能是一次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这些经历都丰富了个人对春游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春游可以被描绘为:
春风拂面不觉寒, 春游踏青心自宽。 花间蝴蝶翩翩舞, 柳岸莺啼声声欢。
春游的视觉联想可能是绿意盎然的草地、五彩缤纷的花朵和欢笑的人群。听觉联想可能是鸟儿的歌唱、孩子们的笑声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春游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日本,赏樱(花見)是春季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会在樱花树下野餐,享受春天的美景。
春游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春季的户外活动,也承载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春游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情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
2.
【游】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 《诗·长发》-为下国缀旒。 、 《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