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7:56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但成人也可能感染。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肌肉无力甚至瘫痪。
在医学领域,小儿麻痹症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这种特定的疾病。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脊髓灰质炎”或简称“灰质炎”。在文学作品中,这一词汇可能被用来象征身体的脆弱或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
小儿麻痹症一词源自拉丁语“poliomyelitis”,其中“poli-”意为灰质,“myel-”意为脊髓,“-itis”意为炎症。这一词汇在19世纪末被引入英语,后来逐渐成为描述这种疾病的通用术语。
在20世纪,小儿麻痹症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广泛的恐慌,尤其是在疫苗普及之前。许多名人和政治家,如富兰克林·D·罗斯福,也曾患有此病,这增加了公众对此病的关注。
提到小儿麻痹症,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挑战,以及患者和家庭的坚韧与勇气。这一词汇可能唤起同情和希望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社区项目,旨在提高对小儿麻痹症的认识和预防措施。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理解疾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灰质炎的阴影下, 孩子们的笑声依旧响亮, 他们的勇气,如星辰般璀璨。”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孩子在阳光下努力行走,尽管步伐不稳,但脸上洋溢着坚强的微笑。背景音乐可能是温柔而鼓舞人心的旋律,象征着希望和坚持。
在不同语言中,如西班牙语的“poliomielitis”和法语的“polio”,都直接反映了这一疾病的医学名称。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被广泛使用,反映了全球对这一疾病的共同认识。
小儿麻痹症是一个深刻影响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词汇。它不仅是一个医学术语,也是对人类坚韧和希望的象征。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帮助我更好地连接医学知识与人文关怀。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3.
【麻】
天色
【组词】
麻麻黑
天色
【组词】
麻麻亮
4.
【痹】
(形声。从疒(chuáng),畀(bì)声。本义:痹症。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痹,湿病也。 、 《汉书·艺文志》。注:“风湿之病。”-五藏大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 、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危坐一时,痹不得摇。
【组词】
痹厥、 痹顽
气郁闷。
【引证】
《诊要经终论》-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
5.
【症】
症候;病象。古通“證”。
【引证】
《五杂俎·物部三》-荔枝核性太热,补阴,人有阴症寒疾者,取七枚煎汤饮之,汗出便差。亦治疝气。
【组词】
死症、 险症、 顽症、 崩症、 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