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0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03:05
词汇“[幄帐]”是一个汉语词汇,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幄帐”字面意思是指古代行军或野外活动中使用的帐篷,特指将帅或帝王所用的帐幕。它由“幄”和“帐”两个字组成,其中“幄”指用布帛制成的帷幕,“帐”则指帐篷。
“幄帐”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描述古代场景时仍会使用。
在**古代,幄帐不仅是军事设施,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帝王将相的幄帐往往装饰华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和文化审美。
“幄帐”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将帅的智谋,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感。
在现代生活中,“幄帐”一词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历史小说或影视作品中,作为营造古代氛围的元素。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幄帐轻摇夜风寒,将军策马战鼓喧。”
想象一幅画面:夜幕下,一座幄帐在风中轻轻摇曳,帐内灯火通明,将军正与谋士商议战事,帐外战马嘶鸣,战鼓声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军事帐篷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用途,如蒙古的“蒙古包”(Ger),虽然用途不同,但都是游牧文化的象征。
“幄帐”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1.
【幄】
(形声。从巾,屋声。本义:形如房屋的大帐幕)。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广服》-幄,幕也。 、 《左传·哀公十四年》-子我在幄。 、 《左传·昭公十三年》。注:“幄幕,军旅之帐。”-子产以幄幕九张行。
【组词】
幄殿、 幄幕、 幄次、 幄帐
2.
【帐】
(形声。从巾,长声。巾,麻丝织品。本义:篷帐,有顶的篷帐)。
同本义 。一种张挂或支架起来作为遮蔽用的器物。通常用布帛毡革制成。
【引证】
《说文》-帐,帱也。 、 《尔雅》-帱谓之帐。 、 《何承天纂要》-在上曰帐,在旁曰帷,禅帐曰帱。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 唐·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组词】
帷帐、 帐具、 帐门、 帐下、 帐内、 帐天、 帐落、 帐殿、 帐幄、 帐饮、 帐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