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6:43
熟知:指对某事物非常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熟悉到可以熟练运用的程度。
“熟知”由“知”和“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知”表示知道,“熟”表示熟练或熟悉。随着语言的发展,“熟知”逐渐被用来形容对某事物的高度了解和熟悉。
在东方文化中,“熟知”常与学习和修养联系在一起,强调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达到对某事物的深入了解。在西方文化中,“熟知”也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熟知”给人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感觉,因为它意味着对某事物的深入了解和掌握。这种感觉可以带来信任和安全感。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曾经因为对某个软件的熟知而帮助同事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这让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熟知”:
月光下的街道,我熟知每一块石板,
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我在其中找到了宁静与安详。
在英语中,“熟知”可以对应为“well-versed”或“proficient”。在不同的文化中,对“熟知”的理解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对某事物的高度了解和掌握。
“熟知”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对某事物的深入了解,还传达了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感觉。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熟知”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我的知识和经验。
1.
【熟】
(形声。从火,孰(shú)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礼运》。疏:“谓烹煮。”-熟治万物。 、 《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
【组词】
熟末、 熟切店、 熟水、 熟献
2.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