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7:33
词汇“独贤”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独”通常指单独、独自,而“贤”则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因此,“独贤”可以理解为单独一个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由于“独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个角色在某一领域内的卓越表现,如:
由于“独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可能是由“独”和“贤”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形容某人在某一领域内的卓越表现。
在**传统文化中,“贤”字常用来形容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而“独”则强调其独特性和无人能及的地位。因此,“独贤”在文化上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内有着卓越成就的人。
“独贤”这个词给人一种崇高、卓越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在某一领域内有着非凡成就的人,如历史上的伟人或现代的专家。
在日常生活中,“独贤”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学术讨论、专业交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顶尖人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形容某人在某一领域内的卓越表现,如英语中的“a master of his field”或“a leading expert”。
“独贤”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传达了一种在某一领域内卓越且无人能及的意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某些特定的概念和情感。
1.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2.
【贤】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有德行;多才能。
【引证】
《说文》-贤,多才也。 、 《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之谓贤。 、 《史记》-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 诸葛亮《出师表》-闲贤臣。
【组词】
贤声远达、 贤歌、 贤才、 时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