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5:5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5:56:56
掩关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关闭门户,遮掩关口。在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关闭门户或关口,有时也用来比喻停止某种活动或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掩关”常用来营造一种封闭、隔离的氛围,如描述一个隐士的生活状态。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关闭门或窗户。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物流,它可能指关闭一个通道或关口。
“掩关”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掩”意为遮蔽、关闭,“关”指关口或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字面意义延伸到比喻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掩关”有时与隐居、避世的思想相联系,如古代文人常以掩关自守来表达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掩关”这个词给人一种封闭、隔离的感觉,可能引发对孤独、宁静或安全的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需要保护隐私或避免干扰时,可能会选择掩关。例如,在家工作时,为了集中注意力,可能会掩关书房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掩关独坐,听风过竹林,心随云卷云舒。”
想象一个古老的木门缓缓掩关,伴随着沉重的吱嘎声,这画面和声音能唤起一种古老、宁静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ose the door”或“shut the gate”,但这些表达缺乏“掩关”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和情感联想。
“掩关”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动作,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学*汉语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细腻之处和文化背景。
1.
【掩】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 、 《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掩练帛,广终幅。 、 《史记·司马相如传》-掩薄草渚。 、 《周髀算经》-空正掩日。 、 《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 、 清·方域《壮梅堂文集》-掩其上哉。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巾掩口。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诚。
【组词】
掩圹、 掩心、 掩土、 掩面、 掩著
2.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