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1:33
“来朝”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前来朝见”或“前来朝拜”的意思,特指某人或某群体为了表示尊敬或服从而前往某个地方或面对某个人。这个词汇在古代尤其常见,用于描述诸侯、臣子或外国使节前往京城朝见的情景。
在文学作品中,“来朝”常用于描绘历史场景,如描述古代帝王接受四方诸侯朝见的盛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传统文化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中,“来朝”可能被用来分析古代的政治结构和礼仪制度。
同义词“朝见”和“朝拜”都强调了尊敬和服从的意味,但“朝见”更侧重于见面的行为,而“朝拜”则更强调崇拜和敬仰的情感。反义词则表达了与“来朝”相反的动作或状态。
“来朝”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来”表示前来,“朝”则有朝见、朝拜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来朝”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它不仅是政治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了权力和秩序。
“来朝”这个词汇给人以庄重、正式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礼仪和权力结构。它可能唤起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来朝”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传统文化时,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例如,在历史课程中讨论古代的政治制度时,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描述相关情景。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来朝”来描绘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如:
金殿辉煌映日光,
四方诸侯来朝忙。
龙椅之上天子坐,
万国衣冠拜冕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宫廷的画作,其中诸侯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排队进入宫殿,向**行礼。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如编钟和古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朝见”(如日本的“朝見”)或“朝贡”(如“tribute”在英语中),这些词汇都体现了类似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来朝”这个词汇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也是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政治结构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在适当的语境中更准确地表达相关概念。
1.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2.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