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4:07
“三衢”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没有明确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根据字面拆解,“三”通常指数字三,而“衢”指大路或街道。因此,“三衢”可能指的是三条大路或街道的交汇处。
由于“三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三衢”,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如古代城市的三个主要街道的交汇点。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由于“三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如果要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可能会是这样的句子:
同义词:十字路口、交汇点 反义词:(由于“三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反义词不适用)
“三衢”的词源不明确,它可能是由“三”和“衢”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描述特定的地理特征。在历史文献中,如果提到“三衢”,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历史地点。
在**的历史文化中,城市的规划和街道的布局常常与风水和传统观念有关。如果“三衢”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与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地理特征有关。
由于“三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如果与古代城市或历史**联系起来,可能会引起一种历史感和文化感。
由于“三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三衢”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地点,代表交汇、选择或历史的转折点。例如,在诗歌中:
由于“三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如果与古代城市联系起来,可能会联想到繁忙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由于“三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适用。
“三衢”这个词汇在中文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历史文化。然而,由于其使用频率低,它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的重要性不高。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衢】
(形声。从行,瞿声。行,本义是道路。本义:四通八达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衢,四达谓之衢。 、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必于四面之衢。 、 《易·大畜》-何天之衢。 、 《三国志》裴松之注-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 、 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填街盈衢。 、 张衡《西京赋》-街衢相经。
【组词】
大衢;长衢;通衢、 衢逵、 衢处、 衢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