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7:15
“个中之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件事情或某个领域中具有深刻理解和经验的人。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某一特定领域或情况非常熟悉,能够洞察其中奥秘的人。
“个中之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中”字的深刻理解,即“内部”、“核心”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深谙某事的人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对“个中之人”的尊重体现了对知识和经验的重视。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听取那些被认为是“个中之人”的意见和建议。
这个词汇给人以尊敬和信任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在特定领域有着深厚积累和智慧的人。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专业研讨会上遇到一位被大家称为“个中之人”的专家,他的见解确实深刻且富有启发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沉淀,他成了个中之人,智慧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路。”
想象一位智者在书堆中沉思,周围环绕着古典音乐,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个中之人”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sider”或“connoisseur”,但它们在语义和使用上与“个中之人”有所不同。
“个中之人”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描述专业知识和经验时有了更精确的表达方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体会到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据下官看起来,不是个中之人。
1. 【个】 用于“自个儿”(zìgěr)。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1. 【ユメノシオリ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