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4:04
词汇“卵育”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卵育”可以理解为“卵的孕育”或“卵的培育”。在这里,“卵”通常指的是动物的卵,如鸟类、鱼类、爬行动物等的卵,而“育”则指的是培育、养育的过程。
“卵育”字面意思是指卵的孕育或培育过程,涉及到卵从形成到孵化或成熟的整个过程。
由于“卵育”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生物学或农业领域,可能会使用到类似的词汇来描述卵的培育过程。
“卵育”这个词由“卵”和“育”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卵”指的是动物的卵,而“育”则有养育、培育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卵育”这个词并没有成为一个常用词汇,而是更多地出现在专业领域。
在某些文化中,鸟类的卵育过程可能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生命的新生、季节的更替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卵育”可能会引起对生命起源和自然界奥秘的敬畏感。
在日常生活中,“卵育”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关注自然、生物学或农业的领域中,可能会遇到相关的讨论或研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卵育”来描绘生命的奇迹:
在温暖的巢中,
卵育着希望的种子,
静静等待,
破壳而出,展翅飞翔。
想象一个鸟巢中温暖的卵,周围是宁静的自然环境,可能伴随着鸟类的轻柔鸣叫声,这样的场景可以带来温馨和平静的视觉与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卵的孕育或培育过程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是相似的,即生命的孕育和成长。
“卵育”这个词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涉及到生命科学和自然界的重要概念。了解和学习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自然界和生命过程的认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在特定语境中准确表达相关概念。
1.
【卵】
(象形。小篆字形像卵。本义:卵子,特指蛋)。
蛋。
【引证】
《说文》-卵,凡物无乳者卵生。 、 《国语·鲁语》。注:“未孚曰卵。”-鸟翼鷇卵。 、 《史记·龟策传》。索隐:“鸡子也。”-梁卵焍黄。 、 《礼记·内则》-濡鱼卵酱。 、 《论衡》-卵壳孕而雌雄生。 、 《荀子·劝学》-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组词】
卵袋、 卵清、 卵用鸡
2.
【育】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同本义。
【引证】
《广雅》-育,生也。 、 《书·盘庚》-无遗育。 、 《国语·晋语》-至如今不育。 、 《国语·周语》-子孙蕃育之谓也。 、 《易·渐》-妇孕不育,失其道也。
【组词】
节育、 育孕、 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