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1:20
词汇“援溺”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援溺”字面意思是指救助溺水的人。其中,“援”意味着援助、救助,“溺”则指溺水。因此,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是帮助那些处于危险或困境中的人,特别是指在水中的紧急救援。
由于“援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相对较少。在专业领域,如水上救援、海洋学或安全培训中,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汇来具体描述救援行动。
“援溺”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援”和“溺”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救溺”等形式。
在**文化中,救助他人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伸出援手的行为受到高度赞扬。因此,“援溺”这个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于互助和救援精神的重视。
提到“援溺”,可能会联想到紧急、危险和勇敢的情感。它让人想到那些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去救助他人的英雄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援溺”这个词汇,但在参与水上活动或关注安全教育时,可能会接触到相关的概念和实践。
在创作中,可以将“援溺”用于描述一个勇敢的角色在关键时刻救助他人的场景,以此来强调角色的英雄特质或故事的紧张氛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海上救援的场景,救援人员驾驶快艇,穿着救生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援溺行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海浪的声音、救援设备的响动和人们的呼救声。
在不同语言中,类似的救援行为可能有不同的词汇表达,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在水中或其他危险情况下的救助行动。
“援溺”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人类在面对危险时的互助精神和救援行动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在特定语境中准确使用。
1.
【援】
(形声。从手,爰(yuán)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援,引也。 、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 《礼记·缁衣》-不援其所不及。 、 《礼记·中庸》-不援上。 、 《豆棚闲话》-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 、 《左传》-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组词】
援及、 援推
2.
【溺】
排泄小便。后来作“尿”。
【引证】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更:轮番。睢:范睢。)
【组词】
溺尿、 溺溲
人或动物排泄的小便。
【引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热,故溺赤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矢溺皆闭其中。
【组词】
溺盆子、 溺壶、 溺窝子、 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