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0:34
词汇“[杼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纺织工具的名称。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杼机”字面意思是指古代用于织布的工具,主要由杼(织布时用来穿梭纬线的工具)和机(织布机的主体部分)组成。在古代,杼机是家庭手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用于制作布料。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等,可能会提及“杼机”来描绘妇女勤劳织布的场景。在现代,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除非是在描述古代生活、历史文献研究或某些特定的文化活动中。
“杼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这个词汇,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通用的“织机”。
在古代社会,杼机是妇女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反映了当时社会分工和家庭经济的状况。它也是传统文化中勤劳美德的象征。
提到“杼机”,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妇女的辛勤劳动和传统手工艺的美感,带来一种怀旧和敬仰的情感。
由于“杼机”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或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时,可能会遇到相关的展示和体验。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生活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杼机”来增添历史氛围:
古村静谧,杼机声声,
穿梭间,织出岁月的纹理。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妇女坐在杼机前,手中忙碌地穿梭着纬线,耳边是规律的杼机声,这种场景带来一种宁静而勤劳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纺织工具也有各自的名称和特点,如印度的手工织布机等,但“杼机”这个词汇是汉语特有的。
“杼机”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生活和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文化素养。
1.
【杼】
(形声。从木,予声。本义:织布机的梭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以梭为之。-杼,机之持纬者。 、 《诗·小雅·大东》-杼柚其空。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机杼,泛指织布的工具。) 、 《战国策》-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组词】
杼柚、 杼梭
2.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