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0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00:38
棹声(zhào shē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划船时桨叶击水所发出的声音。在文学作品中,它常常被用来形容水面上船只划动的声音,具有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在文学语境中,棹声常用于描绘江南水乡的宁静景色,如“棹声悠扬,水波不兴”等句式,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水景或船只活动时,仍能体现出其独特的韵味。在专业领域,如航海或水上中,棹声**可能被用来描述实际的划船声音。
棹声的词源较为直接,棹指的是划船用的桨,声即声音。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并且在描述水景时被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棹声的用法和意境没有太大变化,依然保持着其古典文学的韵味。
在文化中,水乡景色常常与诗意和宁静联系在一起,棹声作为描绘这种景色的词汇,承载了人们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在社会背景中,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划船的场景逐渐减少,棹声**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旅游宣传中,成为一种怀旧和浪漫的象征。
棹声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宁静和放松的。它让人联想到清澈的湖水、悠闲的午后和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这种词汇在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时非常有用。
在我的生活中,棹声这个词汇曾出现在一次湖边散步时。当时,我听到远处传来的划船声,那种悠扬而宁静的声音让我感到非常放松,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棹声:
湖光山色间,棹声悠扬,
水波不兴,心随风远。
结合图片,棹声可以让人联想到一幅宁静的湖面图,远处有几只小船在缓缓划行,水面上泛起轻轻的波纹。听觉上,可以想象那种规律而柔和的划水声,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oar sound”或“rowing sound”,但它们缺乏棹声在中文中所具有的诗意和意境。不同文化中对自然声音的描述和感受可能有所不同,但棹声作为一种描绘宁静水景的词汇,在任何文化中都能引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共鸣。
棹声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独特的诗意和意境,它不仅描述了划船的声音,更承载了人们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通过深入分析棹声,我更加欣赏其在语言中的美妙和重要性。
1.
【棹】
(形声。从木,卓声。本义:长的船桨)。
同本义。
【引证】
《楚辞·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
【组词】
棹竿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