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1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8:02
“三男两女”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三个男性和两个女性。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组人的性别构成,可能出现在统计、描述家庭成员、团队成员或其他社会群体的场合。
“三男两女”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对人数和性别的简单描述,没有复杂的词源或历史演变。它是一个实用的描述性词汇,随着社会对性别平等的关注增加,这样的词汇在描述时可能更加注重平衡和多样性。
在某些文化中,性别比例可能被认为对团队的和谐与效率有影响。例如,在一些工作环境中,人们可能认为性别平衡的团队更能促进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多样性和平衡,也可能引发对性别平等的思考。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被用来强调性别多样性的重要性。
在组织一次户外活动时,我曾需要确保参与者的性别比例均衡,以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使用“三男两女”这样的描述帮助我快速传达了这一信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三男两女,如同五颗星,各自闪耀,共同编织夜的梦。”
想象一个画面:三男两女围坐在篝火旁,他们的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温馨和谐的图景。
在不同文化中,对性别比例的重视程度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可能更倾向于强调性别平衡,而在其他文化中,性别比例可能不是关注的重点。
“三男两女”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描述和传达信息时非常实用。它不仅帮助我们快速理解一个群体的性别构成,还可能引发对性别多样性和平等的深入思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和有效地沟通。
三男两女,孙息盈前,何为坐自殚竭?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男】
(会意。从田,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本义:男人,与“女”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 、 《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 、 《诗·大雅·思齐》-则百斯男。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组词】
男事、 男夫、 男圻、 男教、 男德、 男权
3.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4.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