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2:18
“三男四女”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三个男性和四个女性。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组人的性别构成,可能出现在统计、描述家庭成员、团队构成等场合。
在不同的语境下,“三男四女”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途:
“三男四女”这个词汇的构成非常直接,由数字和性别名词组合而成。在语言中,这种描述性别比例的方式一直很常见,没有特别的词源或历史演变。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性别比例的描述可能具有特定的意义。例如,在一些传统社会中,家庭成员的性别比例可能与社会期望或家庭结构有关。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性别平等、多样性或特定的社交场景。它可能引起对性别比例在社会中作用的思考。
在描述家庭、朋友聚会或工作团队时,我经常使用“三男四女”这样的词汇来快速传达信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三男四女,七彩的梦,编织着生活的歌。”
想象一个画面:三男四女围坐在篝火旁,欢声笑语,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性别比例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可以说“three males and four females”。
“三男四女”这个词汇简洁明了,适用于多种语境。它在描述性别比例时非常实用,有助于快速传达信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可以提高沟通效率。
德武已于岭表娶尔硃氏为妻,及遇赦得还,至襄州,闻裴守节,乃出其后妻,重与裴合。生三男四女。
孙小馃子被赢家带走,又生了~,日子过得很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男】
(会意。从田,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本义:男人,与“女”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 、 《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 、 《诗·大雅·思齐》-则百斯男。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组词】
男事、 男夫、 男圻、 男教、 男德、 男权
3.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4.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