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8:05
“斐然乡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乡村风气或俗非常美好、高尚。其中,“斐然”意味着显著、出众,“乡风”则指乡村的风俗惯。
在文学作品中,“斐然乡风”常用来描绘一个理想化的乡村生活,强调其淳朴、和谐的社会风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乡村发展、文化传承等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人类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和评价乡村社区的文化特征。
同义词:淳朴乡风、高尚乡俗、乡村美德 反义词:陋俗乡风、乡村陋*、乡村弊端
“斐然”一词源自《诗经》,原意为文采斐然,后引申为显著、出众。“乡风”则是指乡村的风俗*惯。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现代使用较少,但在讨论乡村文化时仍会被提及。
在**传统文化中,乡村常被视为道德和文化的根基,因此“斐然乡风”强调了乡村文化的美好和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一个重要议题,这个词汇也因此获得了新的关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馨和向往。它让我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和谐的邻里关系,以及淳朴的民风。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乡村学校支教,那里的孩子们和村民们展现出的斐然乡风让我深受感动,他们的热情和纯朴让我对乡村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斐然乡风拂面来,
稻香弥漫,和谐曲调心中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乡村晨曦的画面,阳光洒在稻田上,村民们和谐地劳作。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清晨的鸟鸣和远处传来的牛铃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rural idyll”(乡村田园诗)或“village charm”(村庄魅力),它们都表达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吸引力。
“斐然乡风”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乡村的美好风俗,也反映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提醒我们要重视和保护乡村文化,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1.
【斐】
(形声。从文,非声。从“文”,表示与文饰、彩饰有关。本义:五色相错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斐,分别文也。 、 《易·革》-君子豹变,其文斐也。 、 《礼记·大学》。注:“有文章貌也。”-有斐君子。 、 《论语》-斐然成章。 、 《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