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3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37:03
词汇“灭没”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灭没”字面意思是指消失、灭亡或不复存在。它可能用来描述物体、生物、现象或概念的彻底消失。
由于“灭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表达某种深刻的消失或灭亡,如“文明的灭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如讨论历史**或科幻话题时。
由于“灭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灭”和“没”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彻底的消失或灭亡。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灭没”可能用来描述某种文化或传统的消失,如“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传统*俗已经灭没了”。
“灭没”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悲伤或无奈的情感,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彻底的消失,这种消失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太会使用“灭没”这个词汇,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如讨论历史变迁或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灭没”来表达时间的无情和事物的消逝,如:
岁月如梭,
古老的文明灭没了,
留下的只有历史的尘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凉的废墟,象征着某种事物的灭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旋律,来表达灭没的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灭没”的词汇,但可以找到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vanish”或“extinction”。
“灭没”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它能够表达一种深刻的消失或灭亡,具有一定的文学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
1.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
2.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