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9:06
枪戟: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枪”通常指的是一种长柄尖头的武器,用于刺击;“戟”是一种古代兵器,结合了矛和斧的特点,既有刺击功能,也有砍劈功能。因此,“枪戟”可以泛指各种长柄武器,尤其是在古代战争中使用的武器。
在文学作品中,“枪戟”常用来描绘战场或武士的形象,营造一种紧张或激烈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军事话题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军事学,这个词则有更精确的定义和使用。
同义词:矛、戈、长兵器 反义词:短兵器、盾
同义词中,“矛”和“戈”都是古代的长柄武器,但“矛”更侧重于刺击,而“戈”则有钩、啄的功能。反义词“短兵器”如刀剑,与“枪戟”形成对比,指的是近战使用的武器。
“枪”和“戟”都是古代汉语词汇,源自古代战争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在历史和军事领域中保留其原始意义。
在**文化中,“枪戟”常与武士、英雄形象联系在一起,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虽然不是枪戟,但体现了类似的武士精神。这些武器也常常出现在各种历史剧和文学作品中,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
提到“枪戟”,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英雄的豪迈以及历史的沧桑。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和平的向往。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亲眼见到过古代的枪戟,那种沉重和锋利的感觉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战士的艰辛和勇气。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场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枪戟如林,铁甲寒光,英雄血染沙场。”
想象一下,战鼓隆隆,士兵们挥舞着枪戟冲锋的场景,那种金属碰撞的声音和战士们的呐喊,构成了一个充满力量和紧张感的画面。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长柄武器如长矛(spear)和戟(halberd)也有类似的使用和象征意义,但具体的形态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枪戟”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古代战争的工具,也承载了人们对英雄主义和历史的记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运用。
1.
【枪】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引证】
《说文》。按,歫人之械也。-枪,歫也。 、 《苍颉篇》-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 、 《通俗文》-剡木伤盗曰枪。 、 《国语·齐语》。注:“桩也。”-挟其枪刈耨刈。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铁骑突出刀枪鸣。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枪刺应元。
【组词】
红缨枪;枪缨
2.
【戟】
(会意。从戈,从榦(gàn)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同本义 。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
【引证】
《说文》-戟,有枝兵也。…今字误作戟。 、 《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戟也。”-戟广寸有半。 、 《诗·秦风·无衣》-修我矛戟。 、 《史记·项羽本纪》-交戟之卫士。 、 《广东军务记》-刀戟纵横。
【组词】
戟戈、 戟盾、 戟牙、 戟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