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3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39:34
谓蜮含沙射人而为灾害。常用以比喻奸人暗害。
1.
【蜮】
(形声。从虫,或(yù)声。本义:鬼名。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射人的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何人斯》。传:“短狐也”-为鬼为魊。 、 《楚辞·大招》-蜮伤躬只。
【组词】
蜮势鬼形、 蜮祥、 蜮射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