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18:4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18:48:16
词汇“夕月”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夕”表示傍晚或夜晚,“月”表示月亮。因此,“夕月”字面意思指的是夜晚的月亮,尤其是在傍晚时分出现的月亮。
“夕月”的基本含义是指夜晚的月亮,尤其是在傍晚时分出现的月亮。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宁静、美丽和诗意的氛围。
“夕月”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就有出现,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里的“月”可以理解为“夕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其诗意和美感。
在**文化中,月亮常常与思念、团圆和美好联系在一起。因此,“夕月”也常常被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
“夕月”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宁静、美丽和诗意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夜晚的宁静、月光的柔和以及与亲人团聚的温馨场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夜晚散步时看到一轮明亮的夕月,那美丽的景象让我感到非常宁静和满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夕月”: “夕月如梦,轻抚着夜的静谧, 星光点点,伴我漫步在无人的街。”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轮明亮的夕月悬挂在夜空中,月光洒在宁静的湖面上,周围是静谧的树林。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诗意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moon at dusk”或“evening mo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夕月”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诗意和美感,它不仅描述了夜晚的月亮,还带有一种宁静、美丽和思念的情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和感受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1.
【夕】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夕,莫也。 、 《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 、 《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日东则景夕多风。 、 《书·洪范·五行》注-初昏为夕。 、 《周礼·地官·司市》-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 、 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组词】
夕晖、 朝发夕至;夕霭、 夕市
2.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