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5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58:16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北方地区。起源于农业劳动。表演形式分为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两种。按流行地区不同,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地秧歌等。一般由十余人或数十人扮成生活中或神话传说中的各种人物,手执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
1.
【秧】
(形声。从禾,央声。本义:植物的幼苗)。
稻的初生幼苗。
【引证】
《说文》。谓秆上皮葳蕤之状。-秧,禾若秧穰也。 、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秧,今俗谓稻之初生者曰秧。
【组词】
秧信、 秧秧、 秧针、 秧马
2.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