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9:31
词汇“入望”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入”可以理解为进入或到达,“望”则有期望、展望或远望的意思。因此,“入望”可以理解为进入视野、进入期望的范畴,或者是指某事物开始被人们所期待或关注。
由于“入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入”和“望”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表达一种特定的意境或情感。
在古代文学中,“入望”可能用来表达一种期待和希望的情感,尤其是在描述远行或归乡的场景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入望”这个词汇,但在描述一些期待已久的事物终于实现时,可能会考虑使用它来增添文雅的气息。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入望”来描述一种期待已久的美景终于出现在眼前:
山川入望处,
心随景动时。
由于“入望”是一个较为文雅的中文词汇,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英语中,可能需要通过描述性的句子来表达类似的意境。
“入望”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期待感的词汇,虽然在现代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特定语境中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