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3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36:53
开樽 的字面意思是指打开酒樽,即开始饮酒的仪式。在古代,酒樽是盛酒的容器,开樽意味着开始饮酒或宴会。
在文学中,“开樽”常用于描述宴会的开始,带有一定的仪式感和庄重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传统或正式的宴会时,仍会被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讨论古代宴会文化时可能会提及“开樽”。
同义词:开宴、开席、举杯 反义词:收樽、结束
“开樽”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樽是古代的一种酒器,开樽即打开酒器开始饮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描述传统或正式的宴会时,仍保留其原有的文化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饮酒常与庆祝、社交和礼仪相关联。开樽作为宴会的开始,象征着和谐与共享,是社交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开樽”这个词给人一种温馨和庄重的感觉,联想到亲朋好友团聚的场景,以及传统文化的韵味。
在参加传统婚礼或节日庆典时,我曾见证过开樽的仪式,感受到了其带来的文化氛围和情感共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开樽,共话桑麻,酒香中忆往昔。”
想象一幅画面:古色古香的宴会厅中,一位身着古装的主人缓缓打开酒樽,酒香四溢,宾客们举杯共庆。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仪式可能是开瓶香槟(popping the champagne),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象征着庆祝和开始。
“开樽”这个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时,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传统文化在语言中的体现,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和影响。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樽】
(形声。从木,尊声。本作“尊”。本义:盛酒器。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同本义。
【引证】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酒盈樽。 、 唐·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 《全图绣像三国演义》-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组词】
樽杓、 樽桂、 樽酌、 樽酒
往酒器里倒酒。
【引证】
《儒林外史》-少倾,摆出酒席,四位樽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