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0:20
“冰壶玉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玉制成的尺子来测量冰壶的形状和大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精致、高雅和珍贵。
在文学作品中,“冰壶玉尺”常用来比喻文人的高洁品格或作品的精致细腻。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高雅艺术品或工艺品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艺术品鉴赏或古玩收藏,这个成语可能会被用来形容某些特别精致或珍贵的物品。
同义词:
反义词:
“冰壶玉尺”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显然是由“冰壶”和“玉尺”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冰壶可能指的是一种用于盛放冰块的器皿,而玉尺则是用玉制成的测量工具。这个成语的形成可能与古代文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有关。
在**传统文化中,玉一直被视为吉祥、高贵的象征,而冰则常常与清澈、纯洁联系在一起。因此,“冰壶玉尺”这个成语在文化上承载了对高雅、精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高雅和精致。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的书房,充满了文雅的气息和精致的工艺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参观一个古代艺术品展览时听到讲解员用“冰壶玉尺”来形容一件精美的玉器,这让我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冰壶玉尺映窗前,
墨香纸韵绕书轩。
文人雅士心自远,
笔下生花意绵绵。
在视觉上,“冰壶玉尺”让我联想到晶莹剔透的玉器和冰清玉洁的景象。在听觉上,它可能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吟诗作对的场景,充满了文雅和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exquisite”或“refined”来形容类似的高雅和精致。
“冰壶玉尺”这个成语不仅形容了物品的精致和高雅,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词汇库,让我在描述高雅事物时有了更多的选择。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壶】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同本义 。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引证】
《说文》-壶,昆吾圆器也。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国子执壶浆。 、 《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 、 《三国志·诸葛亮传》-箪食壶浆。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魏学洢《核舟记》-炉上有壶。
【组词】
壶瓶、 壶滥、 壶尊、 壶芦
3.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4.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