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24
玉旨 的字面意思是指用玉石制成的旨令或命令。在古代,玉是一种珍贵的材料,常用来象征高贵和神圣。因此,“玉旨”通常指的是来自皇室或神明的极其重要和尊贵的命令或指示。
在文学作品中,“玉旨”常用来形容来自天上的神谕或皇家的命令,带有强烈的权威和神圣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剧或神话故事中经常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研究古代玉器时可能会提及“玉旨”。
同义词:圣旨、御旨、神谕
反义词:民意、舆论
“玉旨”一词源于古代对玉的崇拜和尊重,玉在古代**被视为吉祥和权力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用来指代极其重要和尊贵的命令。
在**传统文化中,玉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认为是美德和权力的象征。因此,“玉旨”不仅代表了命令本身,还体现了命令背后的权威和神圣性。
提到“玉旨”,我联想到的是古代皇宫的庄严和神秘,以及那种不可违抗的权威感。这个词带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色彩,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玉旨”这个词,但在阅读历史小说或观看古装剧时,这个词经常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皇宫的诗时,我可能会这样写:
金碧辉煌宫墙内,玉旨传来静无声。
千军万马皆俯首,唯我独尊显威风。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身着龙袍的**,手持一块精美的玉牌,上面刻着“玉旨”二字,周围是跪拜的臣子。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和神秘。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ivine decree”或“royal edict”,都带有权威和神圣的意味,但“玉旨”特有的玉石象征意义在西方文化中不太常见。
通过对“玉旨”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命令本身,还体现了命令背后的权威和神圣性,是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bǐ)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 、 《诗·鲁颂·泮水》-既饮旨酒。 、 《仪礼·乡饮礼》-告旨。 、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组词】
旨甘、 旨味、 旨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