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6:42
奉养:指尊敬并供养父母或长辈,强调对长辈的尊敬和照顾。
“奉养”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奉”意为尊敬,“养”意为供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奉养”是孝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尽管随着社会变迁,家庭结构和养老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奉养”这个词常常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和孝顺的行为,带来一种温暖和责任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朋友如何奉养年迈的祖父母,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关爱让我深受感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奉养”:
岁月如梭,奉养如初,
白发映照,孝心不渝。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中年人细心地为年迈的父母准备饭菜,背景音乐是柔和的钢琴曲,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奉养”的温暖和宁静。
在西方文化中,“奉养”可能对应于“care for”或“look aft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对长辈的照顾和尊敬。
“奉养”这个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道德责任。在现代社会中,尽管家庭结构和养老方式在变化,但“奉养”所蕴含的尊敬和照顾长辈的价值观仍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实践。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