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1:18
勘对(kān du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仔细核对、校对,以确保准确无误。在实际使用中,它通常指的是对文本、数据或记录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比对,以发现并纠正错误。
勘对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勘”字有检查、校验的意思,“对”字则表示比对、对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对文本或数据的细致检查。
在**传统文化中,勘对工作被视为一种严谨和负责任的态度,尤其是在学术和出版领域。它体现了对知识和信息的尊重,以及对准确性的追求。
勘对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谨、细致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幕后默默工作,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的人。这种工作虽然可能不为人所知,但却是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性的关键。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对文档进行勘对,以确保提交给客户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这种细致的工作虽然繁琐,但却是建立信任和专业形象的重要环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勘对:
在文字的海洋里,勘对每一粒沙,
寻找那失落的珍珠,在字里行间。
勘对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图书馆中,学者们埋头于古籍之间,用放大镜仔细比对每一行文字的场景。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安静的翻书声和偶尔的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
在英语中,与勘对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proofread”或“verify”,它们都强调了对文本或数据的仔细检查和确认。
勘对这个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细致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也体现了对知识和信息的尊重。在未来的学和工作中,我将继续重视勘对这一环节,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勘】
(形声。从力,甚声。本义:校订,核对)。
同本义(考订核实异同)。
【引证】
《说文新附》-勘,校也。 、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
【组词】
勘合、 勘对、 勘婚
2.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