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8:22
狼狈:形容处境困难,窘迫无助的样子。字面意思来源于“狼”和“狈”,古代传说中“狈”是一种依赖狼行动的动物,狼狈在一起时,行动不便,因此引申为形容人处境困难,无法自拔。
“狼狈”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狼狈之状,不可胜言。”其词源可能与古代对狼和狈的观察有关,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的困境。
在**文化中,“狼狈”常与失败、挫折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困境的普遍认知。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个人或组织在面对危机时的状态。
“狼狈”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无助、尴尬和失败。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困境的同情或对失败的警醒。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某次公开演讲忘词,感到非常狼狈的时刻。这种经历让人更加理解“狼狈”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风雨中,他狼狈的身影,如同一幅无法完成的画。”
想象一个在雨中狼狈奔跑的人,雨水打湿了他的衣服,他的脚步沉重,这种画面和声音都能强化“狼狈”的感受。
在英语中,“狼狈”可以对应为“in a sorry state”或“in a mes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困境感。
“狼狈”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外在的困境,也反映了内心的感受。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