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3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30:40
合宜:指适宜、恰当、符合情理或要求。这个词汇强调的是在特定情况下,某事物或行为与周围环境或标准相匹配,既不过分也不不足。
“合宜”一词源于汉语,由“合”和“宜”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合”有符合、一致的意思,“宜”则表示适宜、恰当。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合宜”。
在**传统文化中,“合宜”强调的是中庸之道,即在各种情况下保持适度和平衡。这种思想在礼仪、行为规范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合宜”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和谐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切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没有过度的情感或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合宜”来评价朋友的行为或建议,尤其是在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这个词帮助我们保持理性和客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合宜”:
春风拂面合宜时,
花开满园正当时。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和谐的家庭晚餐,每个人的行为和言语都恰到好处,这就是“合宜”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和谐的音乐,每个音符都恰如其分。
在英语中,“合宜”可以对应为“appropriate”或“suitable”,它们在不同语境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合宜”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在各种情境中找到平衡点。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合宜”可以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和质量。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宜】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宜,所安也。 、 《尔雅》-宜,事也。 、 《苍颉篇》-宜得其所也。 、 《诗·小雅·裳裳者华》-君子宜之。 、 《诗·周南·桃夭》-宜其室家。 、 《吕氏春秋·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
【组词】
宜子、 宜民、 宜时、 宜春
煮熟可吃的肉。
【引证】
《诗·郑风》-弋言加之,与子宜之。